登录 注册
全部 期刊 图书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多媒体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当前位置:平台首页 / 期刊 / 中文

期刊 

中文
英文
  • 三自由度动态角度实时测量系统
    作者:尚鸿雁,张广军 更新时间:2019.05.21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PSD和激光自准直测量原理的三自由度动态角度实时测量系统。介绍激光自准直测量的工作原理,采用一种新颖的标定方法建立测量模型,并进行系统动态和静态测试。结果表明,测量范围为±1°,响应频率为4kHz,静态测试RMS误差为0.35′,动态测试RMS误差为0.36′。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号仪器半实物仿真实验中,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 标定十字结构光传感器的新方法
    作者:周富强,张广军 更新时间:2019.05.21
    建立了基于十字结构光的视觉传感器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由移动平面靶标的十字结构光传感器参数的简易标定方法。在自由移动的平面靶标上建立局部世界坐标系,将通过交比不变方法获得的两个光平面上特征点的局部世界坐标,变换到摄像机坐标系,从而获得已知三维的标定特征点。利用构建的分别位于两个光平面上标定特征点,可以实现工作状态的十字结构光传感器参数的优化估计。该标定方法降低了标定设备的成本,简化了标定过程,为十字结构光传感器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圆的直径和中心坐标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
  • 参数不确定SGCMG系统的自适应操纵律设计
    作者:吴忠 更新时间:2019.05.21
    在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系统操纵律的设计中,如果考虑框架伺服特性,往往假设系统的物理参数是确切已知的.为消除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操纵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操纵律.该操纵律可对系统物理参数进行在线估计,并能根据航天器姿态控制给出的角动量(或力矩)指令,直接计算出每个框架驱动系统所需的控制力矩.由于操纵律没有算法奇异,在SGCMG系统不出现运动奇异的情况下,可使操纵误差渐近收敛至零.同时,该操纵律对系统参数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且形式简单,易于实现.对应用在航天器上的某SGCMG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操纵律是可行的.
  • 智能控制中的多Agent系统
    作者:方义,熊璋,王剑昆 更新时间:2019.05.21
    根据智能控制的安全、经济和舒适三大目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BACnet(楼宇自动控制网络数据通信协议)的MAS(多Agent系统)框架.此框架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Agent的自治能力及协作协调,使得智能控制系统的各个相对分散的子系统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全局Agent负责整体功能的实现,而每个子系统均设置自身的Agent组.此外,还提出了基于MAS框架的SAS(安防自动化系统)逻辑结构,同时遵循FIPA(智能物理Agent基金)标准设计了此MAS系统的Agent通信语言,并对SAS系统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包括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基于Auto-ID(自动识别)的系统.
  • 骨科机器人空间设计方法研究
    作者:胡磊,刘文勇,王豫,栾胜 更新时间:2019.05.21
    在分析骨科临床手术环境中各类空间的基础上,用带有约束激活函数的集合对临床空间进行了描述.采用机器人占有空间、医生占有空间、手术对象空间、手术器械占有空间、机器人工作空间、机器人有限灵活空间、误差敏感系数等概念,结合骨科临床手术环境,提出了骨科机器人空间设计的内容和方法.通过空间设计,合理使用骨科机器人的有限灵活空间,可以提高机器人的手术精度,简化机器人的结构,增加机器人的安全可靠性.最后,以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的空间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压气机叶型自动优化设计
    作者:金东海,展昭,桂幸民 更新时间:2019.05.21
    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与复合形法相结合,构成了自动优化设计所应用的混合遗传算法。与自适应遗传算法相比,混合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得到增强,运行效率有明显提高。压气机叶型定义采用的是Bezier函数参数化定义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的拟合叶型曲线,并通过较少控制点的调节灵活有效地修正叶型。气动数值模拟采用的是基于求解二维N-S方程的CFD程序。对NACA叶型的正问题数值优化结果表明以混合遗传算法为基础的优化设计平台是十分有效的。
  • 一种变输入参数结构的多控制器协调工作设计
    作者:郑铁军,王曦,蒋平国,李其汉 更新时间:2019.05.21
    针对稳态控制器接替加速控制器以及稳态控制器之间相互接替工作的问题,提出了以输出反馈修正稳态控制器输入偏差的控制器小闭环结构方案解决第一个问题,考虑到多控制器接替工作的工程简单化,提出了一种以匹配通道增益为基础的变参数控制器结构的将输出选择变为输入偏差选择的鲁棒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在所提出的两种简化的控制系统结构方案上,采用H∞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多控制器接替工作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在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中解决多控制器协调工作的工程实际应用问题。
  • 富油/快速淬熄/贫油驻涡燃烧室低NOx排放
    作者:樊未军,严明,易琪,杨茂林 更新时间:2019.05.21
    对一种新型的燃烧室进行了实验研究,此燃烧室结合了驻涡燃烧室和RQL燃烧技术,具有相当低的NOx,C0排放。实验利用Testo360燃气测量仪对驻涡燃烧室出口截面的温度、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排放进行了研究,主要目的是考察在驻涡燃烧室实现RQL分级燃烧时,不同的富油区(凹腔)余气系数、主流进气方式、凹腔后体吹气速度对降低污染排放的影响。燃料为液化石油气。研究结果表明,RQL驻涡燃烧室有降低氮氧化物的能力,相对于传统的空气分级,多孔板燃烧方案,保持很低的CO排放的同时,能够降低NOx排放量50%。
  • 航空航天数字博物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李小宇 更新时间:2019.05.21
    提出了一种数字博物馆系统设计与实现的方法。该系统对现有的数字化藏品进行标准化,并且进行统一管理,使这些藏品能够以多种方式得以在线展示,令用户得到数字博物馆的各种交互体验。该系统目前应用于教育部大学数字博物馆二期建设中的航空航天数字博物馆,实验结果证明已经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 敞口型离心喷嘴动力学特性理论分析
    作者:杨立军,张向阳,葛明和 更新时间:2019.05.21
    本文从理论上对敞口型离心喷嘴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旋流腔内轴向分速对流量振荡的影响,推导出敞口型喷嘴动态特性的计算公式。选取敞口型和同类别收口型离心喷嘴为算例,分别计算敞口型离心喷嘴和收口型离心喷嘴的动态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敞口型离心喷嘴动态的流量相对振幅比同类别收口型离心喷嘴小得多,而且其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变化稳定。
  • 轴流式轮盘破裂及屈服转速的数值分析方法
    作者:李永,王屏,刘思永,方祥军 更新时间:2019.05.21
    发现并解决了用大变形解析法计算小外载轮盘破裂转速的不收敛问题,从而完善了大变形解析法。采用该方法和有限元法对某对转涡轮的高压轮盘的破裂转速和屈服转速进行了计算,并选用模型盘的试验数据检验了两种方法的计算精度。此外,还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偏心轮盘的破裂及屈服转速。
  • 交联PPE固态π-π堆积效应的研究
    作者:王文忠,黄鹏程 更新时间:2019.05.21
    作为有机发光材料,Poly(p—phenyleneethynylene)(PPE)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电致发光效率、以及对微量水和氧气稳定等优点而受到极大的重视.但固态PPE分子间极易发生π-π堆积(π-πstack),形成激基缔合物,导致荧光发射波长红移、峰形变宽及荧光量子效率降低,影响了其在发光器件中的应用.近年来,交联共轭高分子在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已引起关注.
  • 旅客机座舱湿度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宁献文,李运泽,王浚 更新时间:2019.05.21
    旅客机高空巡航时,座舱内相对湿度很低。为研究飞行过程中旅客机座舱湿度的动态特性,通过合理的分析与简化,应用集总参数法建立了座舱湿度的动态特性模型,给出了加湿系统调节阀的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对整个飞行过程中座舱湿度的动态特性和加湿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巡航过程中,旅客机座舱相对湿度低于美国采暖、制冷与工程师协会所规定的最低舒适标准20%~30%,需对座舱进行加湿;采用模糊控制策略的加湿系统具有稳定、超调小的特点,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策略,能很好地满足旅客机座舱加湿的要求。
  • 虚拟座舱系统中精确和谐的空间感研究
    作者:陈娟,戴树岭 更新时间:2019.05.21
    在以“人”的感受为核心的VR应用系统中,空间一致感是实现高度“沉浸感”的基本核心要素之一。以虚拟飞行座舱系统为例,着重讨论在基于头盔显示器(HMD)的高沉浸感VR系统中,使用者在进行场景漫游和虚拟操作时的空间一致性及和谐感受的问题。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影响用户空间一致感受各环节的变换原理,分析误差影响,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来源的误差提出了相应的校准和补偿的方法。由于该系统的典型性,得出的结论和方法在VR系统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
  • 具有延时补偿的数字控制在PWM整流器中的应用
    作者:李春龙,沈颂华,卢家林,姜红勇,白小青,石涛 更新时间:2019.05.21
    由零阶保持器及计算时间产生的控制延时是数字控制的主要缺点之一,这会导致系统振荡以至不稳定。为补偿延时,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新方法。该方法没有采用状态观测器,首先建立包含延时影响的PWM整流器的新数学模型,然后采用线性状态反馈,通过配置系统极点,得到新控制器。该方法消除延时影响不仅保证系统稳定而且对给定电流输入可取得无差拍响应。1kW的能量回馈型交流电子负载样机被用于验证新方法。样机采用20kHz的开关频率和TMS320F2812DSP控制芯片。样机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
  • 译者创造性叛逆的体现——《关雎》两种英译的对比
    作者:符译元 更新时间:2019.05.21
    文学翻译中创造性叛逆问题一直以来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文章重点阐述创造性叛逆的内涵,通过分析比较《关雎》两种英译的表层结构,指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主要体现在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
  • 基于浸入式边界的流固耦合的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
    作者:钟国华,梁岸,孙晓峰 更新时间:2019.05.21
    本文针对工程中关心的流固耦合以及复杂边界物体绕流问题,采用算子分裂的方法求解二维不可压N-S方程,采用完全正交的矩形网格,用浸入式边界模拟静止和运动物体的边界。使用这种方法,本文分别对低雷诺数下的光滑平板绕流,圆柱绕流,低KC数下的振荡圆柱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以往的数值和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证明了浸入式边界方法和所发展的程序的可靠性。
  • 从素数码到级联素数码
    作者:刘青格,邵定蓉,李署坚 更新时间:2019.05.21
    研究级联素数码与素数码的关系,得出级联素数码是由素数码序列时移、频移后级联得到的构造思想,并得出具体时移规律和频移规律。这一结论对于研究素数码在其他有限扩域GF(Pn),n2上的扩展具有启发意义。此外,根据素数码时移与频移等价的性质,得出得到具有理想汉明相关特性的跳频序列组的分组规律,即同一分组中,所有序列对应的时移步长对相同,为选择具有理想汉明相关特性的跳频序列组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列出基于上述结论的仿真模型。
  • 高能解离流动物性计算
    作者:肖应超,刘宇,张国舟,张振鹏 更新时间:2019.05.21
    为准确进行电弧喷射推力器非平衡流动分析,对高能解离流动化学动力学过程、热力学性质、输运性质和电磁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采用有限速率化学动力学模型计算解离组分,采用基于配分函数法和维里系数法的曲线拟合计算热力学性质,采用经典Chapman-Enskog方法获得多组分混合气体输运性质,采用由电子运动方程和统计力学碰撞理论推导出的公式计算电导率和电子漂移率.通过计算示例了温度在3.0×103~2.0×104K和压强为0.1 Pa~1 MPa范围的N2解离物性.
  • “电气”词源考
    作者:雷银照 更新时间:2019.05.21
    在搜集、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作者考察了汉语术语“电气”的词源。考察结果表明:“电气”是由词根“电”和词根“气”构成的偏正式合成词,“电气”是指电性质的气;“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通常是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中国古代的气学说与西方的电流体学说相似;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已使用气学说解释电和磁的吸引现象;1851年来华传教士玛高温译述的《博物通书》可能是最早使用汉语术语“电气”的中文文献;“电气”一词可能是英语electric fluid的直译,是electricity的的译;的的电的的的的通的的能的的了汉语术语“电气”;的语术语“電”源自中国。
1..4243444546..7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 | 合作
  
北京子木将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2020 www.jumb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