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全部 期刊 图书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多媒体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当前位置:平台首页 / 期刊 / 中文

期刊 

中文
英文
  • 无线射频识别在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
    作者:高玉苹,渠慎丰,郑静 更新时间:2019.05.21
    针对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在机器人导航中由于噪声干扰等带来的信息不确定性,文章介绍了一种通过后验概率提高信息准确性的方法。建立RFID观测模型,用Monte carlo法估计RFID阅读器天线检测标签的概率,根据此概率,动态调整阅读器的检测时间。理论分析表明,本文介绍的方法可显著提高RFID信息准确度,减少误动作,使机器人自主、安全、可靠地完成任务,进行特定操作。
  • 扩频通信系统模块化建模
    作者:陈建升,郝久玉,杨菲 更新时间:2019.05.21
    文中利用Matlab/Simulink,采用模块化设计构建扩频通信系统的仿真模型,提出系统动态建模的方法,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 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茂林 更新时间:2019.05.21
    象所有的商品一样,软件必须有良好的质量与性能,对用户讲,它应有可用性和可靠性。本文主要探讨软件开发过程中,影响软件的质量因素和质量控制的手段。
  • 球头刀铣削残留高度精确计算
    作者:吕彦明,陈五一,陈鼎昌 更新时间:2019.05.21
    铣削残留高度是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是CAD/CAM中确定刀具以及其它切削参数的重要依据。在分析铁削加工过程中刀具刀刃实际扫成面的基础上,建立了实际刀刃扫成面的方程。通过求扫成面的交点,求出球头铣刀的铁削残留高度,消除了计算的原理误差,提高了计算精度。通过实例,分折比较了目前常用计算方法的误差和原因。
  • 考虑库仑阻尼时叶盘系统振动响应的求解方法
    作者:李琳 更新时间:2019.05.21
    本文研究了具有干摩擦阻尼的带冠叶盘系统振动响应的求解问题。解决了时频法中由于叠混和泄漏而使迭代发散的问题。最后用时频法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响应计算结果。
  • 单晶涡轮叶片的蠕变计算分析
    作者:饶寿期,吴斌,孟春玲 更新时间:2019.05.21
    介绍了DD3单晶叶片的蠕变计算分析方法 ,并用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NSYS对某型号发动机的涡轮叶片作了蠕变计算。同时分析了单晶材料的工程常数对蠕变的应力、蠕变应变和位移的影响 ,并与国外相应的单晶材料的计算结果作了对比分析。从计算结果分析说明DD3材料的单晶叶片抗蠕变性能是优异的。这对单晶叶片的选材和设计有其重要参考价值。
  • 织物细观结构参数对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
    作者:燕瑛 更新时间:2019.05.21
    根据作者提出的二维波纹细观力学模型,在考虑了实际织物结构中存在的经向和纬向纤维的波纹;相邻纤维束之间的间隙;纤维束的横截面尺寸和织物的叠层构造状态对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下,给出了织物细观结构参数与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参数分析探讨了不同结构参数对编织复合材料弹性性能的影响。
  • 人:机系统动态特性的实时仿真与品质评价
    作者:王维军,方振平,屈香菊 更新时间:2019.05.21
    飞机的飞行品质不仅取决于飞机本体动力学特性和驾驶员操纵动力学特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驾驶员─飞机系统闭环特性。通过一名驾驶员在模拟工作台上,完成对某机在不同飞行状态下的俯仰跟踪仿真任务,辨识得出驾驶员操纵动力学模型;对驾驶员─飞机闭环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数字仿真得出系统动态响应;再按Neal—Smith准则评价了该机的飞行品质,并且与按MIL—F—8785C规范要求的飞行品质进行了对比。
  • 宽频带任意比功分器的微带线实现
    作者:赵培杰,吕善伟 更新时间:2019.05.21
    本文给出了一种用多枝节匹配来设计宽频带上不等比功分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用微带线来实现这种形式功分器的方法和计算机仿真验证步骤。最后给出了以微带线形式在0.6GHz-1.4GHz频带上实现这一类3dB宽频带功分器的设计和计算机仿真验证步骤,仿真结果证明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LED全彩屏脉冲打散显示方案
    作者:王丽莉,董金明 更新时间:2019.05.21
    为了提高LED全彩屏的动态图像显示质量,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脉冲显示的改进脉冲打散显示方案,从而得到低灰度级无需增大刷新频率、高灰级显示更加稳定的动态无闪烁图像。该方案已经在FPGA芯片上得到验证,可以在显示屏设计中广泛应用。
  • 基于混合单元建模的复合板热诱导结构振动研究
    作者:常晓权,罗志伟,郑钢铁 更新时间:2019.05.21
    针对复合板的热诱导结构振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混合单元计算模型,将三维和二维单元组成混合单元,利用不同类型单元体现复合结构中不同的材料特性,实现对真实复合结构物理特征的高精度模拟。在此基础上基于虚功原理建立了三维形式的复合板瞬态热弹性动力学方程,利用该方法对空间大尺度复合薄板的热诱导扰动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结构固有频率和热容是决定热诱导振动发生的主要内因,对于一些刚度较大的空间复合薄板,由于空间约束环境弱,整体频率低易发生热诱导结构振动。本研究对于空间大尺度复合平板结构的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作者:邓志党,高峰,刘献栋,杜发荣 更新时间:2019.05.21
    磁流变液是一种流变特性会随施加的磁场强度大小和方向而变化的粘性流体,磁流变阻尼器是一种智能减振器,其阻尼力会随输入电流的大小而变化,其得到了国内外相关专家的广泛研究和应用。先回顾前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的研究情况,并对各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讨论了目前磁流变阻尼器研究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
  • 全轴随机振动应力特性及激发效果
    作者:袁宏杰,姜同敏 更新时间:2019.05.21
    针对新型的可靠性强化试验设备—全轴台,对其全轴随机振动的动态特性和激发效果进行研究。基于实测全轴台的随机振动信号,给出数字表征—循环平稳的服从超高斯分布的随机振动,但低频能量不足,并给出了全轴随机振动各轴向振动的相互关系及应力分布。为研究全轴台对电子产品缺陷的激发效果,应用全轴台和电动台对分立元件级电路板,简单数字、模拟的电路板,成熟产品的电路板进行可靠性强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缺陷的激发效果不如电动台,仅当产品的模态频率与全轴台振动频率一致时,才具有较好的激发效果。
  • CA488活塞的强度分析及结构改进
    作者:张继春,李兴虎,马凡华 更新时间:2019.05.21
    在详细分析发动机活塞负荷的基础上,提出活塞的机械、热边界条件,经过有限元计算得到活塞的机械应力、热应力及耦合应力。计算结果显示原设计活塞有较大的储备强度,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采用短活塞方案对原活塞进行结构改进,改进后的活塞减小了压缩高度,降低了质量,使活塞结构更趋合理;有限元分析表明,各种应力应变均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活塞结构的改进是成功的。
  • 基于GPIB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作者:王婷婷,王俊 更新时间:2019.05.21
    本系统设计的目的是组建某接收组件的自动测试平台。系统采用了虚拟仪器设计思想,主要设计方法为Visual C++面向对象设计及GPIB总线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GPIB总线结构的特点,然后阐述自动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并详细论述了系统软件的设计方法与思想,以及生成测试报表的方法。本系统可以实现对接收组件的实时监控、实验数据采集、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报告生成等功能。利用虚拟仪器设计思想组建的自动测试系统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精确度,以及自动化程度,且结构灵活,扩展性好,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用水基憎水剂在预处理的金属表面制备超憎水膜
    作者:朱立群,金燕,山丹丹 更新时间:2019.05.21
    探讨了一种新型水基憎水剂的制备和成膜工艺,并分析了预处理金属表面超憎水膜的形成机理。将这种以聚四氟乙烯和硅溶胶为基础组分的水基憎水剂在化学镀镍膜和磷化膜上进行憎水处理,与工业上常用的有机硅氧烷类憎水剂进行对比,表明这种憎水剂获得的膜层具有憎水效果优异、附着力好、耐磨性好、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利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仪等对这种憎水膜层的微观形貌和成分、憎水角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水基憎水剂在化学镀镍膜和磷化膜表面形成憎水膜层的憎水角分别为155~157°和146~148°,膜层增重分别为0.81和0.54mg/cm2。
  • 炭纤维的环氧树脂浸润特性
    作者:李敏,张佐光,孙志杰,罗慧珍 更新时间:2019.05.21
    良好的界面粘结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关键之一,而树脂与纤维的优良浸润则是其首要前提。通过考察环氧618树脂与环氧AG80树脂在T300和T700两种炭纤维堆积体中分别沿垂直于纤维方向和平行纤维方向的浸润特性,同时模拟实际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条件,分析了浸润速率随树脂温度和纤维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树脂在垂直于T700炭纤维方向的浸润速率明显慢于相同条件下其在平行纤维方向的浸润。并且纤维含量对两种方向的浸润影响不同,垂直纤维方向的浸润速率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缓,而平行纤维方向的浸润速率则随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加快。以上研究结果均可用于指导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较好的实际参考价值。
  • 新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远程终端设计
    作者:吴仲光,张丛耀,邓晴源 更新时间:2019.05.21
    介绍了一种采用32位ARM控制器LPC2214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远程终端的设计和实现。分析了现有远程终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硬件和软件上的相关改进。硬件上充分利用2214集成的功能模块,软件中使用了在应用编程(IAP)技术和傅立叶参数计算算法等,开发出新型远程终端。新型终端外围电路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高,功能得到显著增强,且扩展性好,可方便地组成大规模监控网络。
  • 生产系统约束的系统分析与再造方法
    作者:贾国柱,程杨 更新时间:2019.05.21
    分析流程再造理论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生产系统约束的系统分析和再造方法。这一方法对现有的生产系统约束分类进行改进,将约束分为硬约束和软约束,提出对不同类别的约束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工作流模型,以反映人的因素对流程产生的影响,并采用过程挖掘技术实现对生产系统约束的追踪、控制及改进。这一方法的目的是控制再造范围,明确再造重点,降低流程再造的风险,克服再造过程中由于约束转移带来的问题,并注重人的因素在流程再造中的作用,从而系统解决生产系统约束。最后,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 并联机构不同正解间无奇异转换问题探讨
    作者:白志富,陈五一 更新时间:2019.05.21
    并联机构的正解具有多解性,以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为例,研究了不同正解之间的无奇异连接路径问题.结合Innocenti发现的第一条无奇异路径,采用基于奇异曲面的图形化方法分析了正解构型在工作空间中的分布.发现了两个正解间的多条类似路径,这些路径形成了连接两个正解位形的近似于螺旋状的管道空间.首次发现了在其它的正解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非奇异路径.这些结果表明并联机构的奇异曲面及正解分布异常复杂,如果两个正解对应的雅可比矩阵行列式值异号,则一定不存在无奇异路径;如果同号,则还要根据奇异曲面来定.两个正解构型间无奇异路径的判定还最终依赖于对奇异曲面更为清楚的描述.
1..4142434445..7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 | 合作
  
北京子木将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2020 www.jumb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