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全部 期刊 图书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多媒体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当前位置:平台首页 /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 

中文
英文
  •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和叠合成矿模式
    会议名称: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召开年:2006 作者:李子颖,陈安平,方锡珩,欧光习,张珂,焦养泉,夏毓亮,陈法正,周文斌,刘忠厚,吴仁贵,肖新建,孙晔 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文章从铀的来源、迁移和沉淀富集等方面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机理,提出了该铀矿化氧化还原-油气还原-热改造多重作用叠加的“叠合铀成矿模式”。
  • 西藏聂拉木地区侏罗系及下白垩统的菊石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召开年:1982 作者:张启华,黄亚平 出版社:
    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一年,青藏高原地调大队,对本区侏罗系进行了详细的地层古生物工作。在聂聂雄拉剖面—拉弄拉剖面和古错剖面,系统地采集了大量菊石,从而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层位。经室内详细鉴定,已确的有六十八个种,分属于三十七个属和十六个科,其中五个科在化石描述上我国还是空白。
  • La~(3+)、Li~(1+)对 CaTiO_3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
    会议名称: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召开年:2007 作者:黄国华,唐艳云,徐建梅,黄津梨,周东祥 出版社:重庆仪器材料研究所、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分会、国家仪表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了 La~(3+)、Li~(3+)取代对 CaTiO_3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在1400℃以下烧结制备 Ca_(1-x)La_(2x/3)TiO_3(简称 CLT)微波陶瓷,分析了容差因子 t 对谐振频率温度系数研的影响.在1350℃烧结4h,可制备出ε_r=118,τ_f= +2.95×10~(-4)/℃,Q·f=10360GHz 的 CLT(x=0.4)微波陶瓷.以(1-y)Ca_(0.6)La_(0.2667)TiO_3-yLi_(1/2)Nd_(1/2)TiO_3为代表, 对(1-y)Ca_(1-x)La_(2x/3)TiO_-yLi_(1/2)Nd_(1/2)TiO_3(简称 CLLNT) 系列材料的微波介电性能进行了探讨.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CLLNT(x=0.4)的ε_r 略有下降,而 Q·f 值略有上升.随着 y 值的增加,CLLNT(x=0.4)的ε_r、Q·f、τ_f 都下降.与 CLT(x=0.4)相比,虽然 CLLNT(x=0.4)的 Q·f 位下降了,但τ_f 得到较大的改善,同时ε_r 仍很高, 保持在100以上.
  • 登封群的定年及其划分问题的探讨
    会议名称:同位素地质新进展:技术、方法、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3 作者:薛良伟,张天义,徐莉,卢欣祥 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同位素地质专业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登封群中先后采用过K-Ar、Rb-Sr、U-Pb(包括单颗粒锆石Pb-Pb)、Sm-Nd等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由于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差别很大,直接影响了对登封群的认识,因而对登封群出现了多种划分方案。本文综合分析后认为,登封群花岗-绿岩地体形成于新太古宙末期(2500-2600Ma),难以划分出元古代的地层单元。另外,对已有的同位素测年成果使用上要结合样品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具体分析,才能得出合理的解释。
  • 论城市GPS连续导航服务系统的建设
    会议名称: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召开年:2006 作者:吴北平,许志诚,胡友健,李征航 出版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城市GPS网络服务导航系统是国家和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获取和采集各类空间信息位置、时间和与此相关的动态变化的一种基础设施。该技术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作为空间数据基础建设,许多大中城市正在着手建立自己的城市GPS网络服务导航系统。GPS卫星定位导航、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是构建该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内外GPS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根据测绘工程、国土规划、地籍管理、工程建设、交通监控、公共安全、工程形变监测和地壳形变监测等领域对定位导航的需求,分析了建立城市GPS网络导航服务系统应具有的功能、结构和技术参数,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城市OPS网络导航服务系统建设的合理方案。
  • 山东谢家沟金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会议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7 作者:王建国,邓军,张静,尤世娜,刘丽,刘玉祥 出版社: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谢家沟金矿为近年山东招远市发现的同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矿区位于招远西南部,招平断裂西侧5 km处,区内主要岩性为玲珑花岗岩,其中发育多条中基性岩脉,形成岩脉群。金矿体主要赋存在NE30°的剪切构造蚀变带中,矿化强度由中心向外对称分布、向两侧逐渐减弱, 矿体与围岩呈渐变过渡关系。
  • 大别山双河含柯石英硬玉石英岩中流体包裹体的TEM研究
    会议名称: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海南海口 召开年:2004 作者:吴秀玲,韩郁菁,孟大维 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变质岩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地质学会前寒武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同位素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化学流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
    大别山双河含柯石英硬玉石英岩中的流体包裹体已经用光学显微镜进行了研究,其显微测温的结果表明大多数包裹体在较低的密度再平衡。由于在岩石抬升过程中外部压力的迅速减小,流体压力超过围压,包裹体可能爆裂。但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未观测到再平衡过程中包裹体爆裂的证据。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分辨率(线分辨率和点分辨率分别为0.1 nm和0.2 nm)远远高于光学显微镜,可用高分辨率详细观测流体包裹体的结构和化学的特征。因此,为了解再平衡的机理,对流体包裹体进行TEM研究是必要的。
  •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地层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
    会议名称: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6 作者:陈元壮,王毅,张达景,郑孟林,侯读杰 出版社: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地层储集岩发育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它们的油气藏类型可划分为构造、地层、岩性和复合型等4大类油气藏、8亚类。这些油气藏类型的分布特征受储盖组合、有效烃源岩、不整合面、古隆起以及断裂断裂带控制。奥陶系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地层油气藏,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发育构造、地层超覆、岩性和复合型等油气藏。在古生界碳酸盐岩台地及其斜坡寻找寒武-奥陶系潜山灰岩油气藏和礁、滩相等内幕油气藏,在古隆起上覆地层寻找构造油气藏。古隆起斜坡是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多种类型油气藏组成的油气聚集带。满加尔凹陷北部下志留统的低孔、低渗砂岩可能形成致密砂岩油气藏。
  • 坡缕石的成因
    会议名称: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1990 作者:翟淑芬,聂伟,姚立军 出版社: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
    坡缕石为富镁硅酸盐矿物,其形成应在pH值呈咸性、高Mg、Si和低Al条件下。笔者通过对安徽省全椒及江苏省盱眙至安徽省嘉山一带,上第三系玄武岩沉积夹层中坡缕石和研究认为,其成因有二种类型:一种以全椒将代表的热液型,呈脉状分布在岩体内部或其与围岩接触带的裂隙中;另一种为沉积型,坡缕石以下列几种方式形成: 1.新生作用:坡缕石定向纤维形成的被膜附着在颗粒上或节理面上,见图1坡缕石被膜附着在白云石颗粒上。
  • 江州地区早三叠世海相熔结凝灰岩的特征及地质意义
    会议名称:华南青年地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桂林 召开年:2003 作者:周秋娥,蒙有言,白艳萍,张耿 出版社:
    对江州地区熔结凝灰岩的产出特征及岩石组构特征的研究表明,熔结凝灰岩为火山碎屑流相,是浅海相潮间一潮上带环境中高水位体系域海退时期的产物,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常规反演方法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召开年:2004 作者:徐新学,赵宪堂,王宝勋,冯彧,王洪生,王身龙 出版社:
    文中介绍了大地电磁测深(MT)资料处理解释中几种常规地球物理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及该领域内的最新进展,通过应用实例分析说明在进行资料定量解释的过程中应该多种反演手段相互佐证。可以用BOSTICK反演结果建立初始模型,通过一维、二维反演,在结合地质、物探资料并通过正演模拟计算验证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利用综合信息建模及反演成像技术结合现代地质理论,能有效地降低解的非唯一性,提高解释结果的可靠程度及综合地质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 我国快速城市化阶段的农地保护政策措施
    会议名称: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湖南长沙 召开年:2007 作者:吴克宁,汤怀志,赵华甫,黄勤 出版社:中国土地学会
    研究目的:探讨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压力和农地保护政策措施。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我国现行农地保护政策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主要从数量质量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实施管护,相关的主要制度与政策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土地开发整理政策、生态退耕政策、集约节约用地政策和土地环境保护政策。农地保护措施为:统筹城乡发展、税费改革、提高征地补偿、保护责任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
  • 使用无网格方法计算有动边界的渗流问题
    会议名称: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5 作者:刘方玉,蔡山,雷霆 出版社:中国力学学会、北京工业大学
    在目前的油藏数值模拟或其它渗流问题的数值求解中,经常会遇到动边界问题,如油田注水或注聚合物的注入前缘问题,具有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非达西流的地层压力求解问题等。对具有动边界问题的数值计算的处理,要么忽略动边界,要么计算中不断地进行网格的重新划分。忽略动边界对求解的结果肯定产生影响,计算中不断进行网格划分又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无网格方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为了解无网格方法本文将采用该方法计算低速非达西流压力分布问题这是一个典型的动边界问题。
  • 基于SQL Server 的城市地籍空间数据挖掘探讨——以济南市城区地籍数据为例
    会议名称:第六届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 会议地点:武汉 召开年:2006 作者:孙元军,郑新奇 出版社:
    地籍资料记载了土地的基本信息,其数量巨大,使用传统方法不宜处理.而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分析大量数据,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本文尝试使用SQL Server 2000 组件Analysis Manager 软件,对地籍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操作.实验结果发现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得出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利用正演模拟及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研究塔河盐下地层反射特征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8届年会 会议地点:广西北海 召开年:2002 作者:陈爱萍,刘天估,顾汉明,漆立新,胡鹏飞,王建斌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本文利用射线法正常模拟以及波动方程叠前深度成像技术,研究塔河盐下地层特征,通过典型代表性的盐体模型的正演及偏移结果认识盐岩地球物理特征.
  • 东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BSR解释剖面的精细速度处理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会议地点:西安 召开年:2004 作者:许红,吴林,徐英涛,孙和清,李刚,闫桂京,杨新菊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天然气水合物可以有效地粘结碎屑颗粒,降低沉积物的孔隙度,同时显著提高赋存层系的声速,使得天然气水合物含矿层系的声速大于含水或含气层系的声速并形成速度反转和极性反转现象.本次速度精细处理分别按10个、20个或40个CDP点间隔完成精细处理速度谱261个.其中,甲级谱240个,占91.96﹪.总计提取6条100km长度测线的速度谱数据19305个.室内的综合研究主要以速度变化规律为目的,大体上分为4个层次加以讨论.由于数据量大,对包括T<,0>时间、深度、叠加速度、层速度、平均速度等参数只要求体现T<,0>时间、层速度和深度等结果,同时绘制了层速度反转带位置、层速度柱状图和柱状对比图;并曾忽略了个别明显不合理的数据.受到原始资料采集质量的限制,本项工作尚需进一步深入.
  • 凸集投影法在地震数据重建中的应用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会议地点:西安 召开年:2004 作者:周建军,孟小红,郭良辉 出版社:西安地图出版社
    在地震数据处理中,为了偏移和叠加的需要,我们经常需要重建出所给定道集的缺失地震数据.这个重建问题往往表述为从不完整数据恢复出其规则数据Fourier域的反演问题,对此,结合自适应DFT加权的Fourier变换最小二乘法被广泛应用于其中,这种方法迭代利用解的先验信息(比如频率支撑和功率谱约束),使解尽可能地逼近真实解.这里,在求解过程中我们不采用传统的共扼梯度法,而是将最速下降法与凸集投影法相结合,这样能够恢复更多的有用信息,同时在迭代过程中不断减少了噪音所带来的误差,然后我们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 三江中段地球化学分区探讨
    会议名称:第七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 会议地点:广州 召开年:2001 作者:魏启荣,魏启荣,沈上越,莫宣学,路凤香 出版社:《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编辑委员会
    本文以富集系数K<,I>为指标,将三江中段划分为7个地球化学区和16个地球化学子区.探讨了各地球化学区(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Au、Ag、Cu、Pb、Zn成矿元素在某些子区的富集特点.
  • 西藏南冈底斯带热液金铜成矿时代的裂变径迹研究
    会议名称:第七届全国固体核径迹会议 会议地点:云南景洪 召开年:2001 作者:袁万明,王世成,王兰芬,李胜荣,杨志强 出版社:中国核学会
  • 滨海岩溶区过渡带碳酸盐岩溶浊作用的试验研究
    会议名称:首届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会议地点:北京 召开年:2001 作者:邹胜章,陈鸿汉,朱远峰,刘菲 出版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
    滨海岩溶具有与内陆一般岩溶不同的发育机理,其过渡带混合溶蚀作用是控制滨海岩溶发育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七组不同淡与海水配比的混合溶蚀实验(封闭CO<,2>-H<,2>O系统),初步得出了过渡带混合溶蚀作用的基本结论:(1)滨海岩溶区过渡带岩溶发育的基本规律与内陆一般岩溶区发育规律的基本一致,即岩性、结构是控制滨海岩溶发育的最主要因素;(2)滨海岩溶区混合过渡带内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速率大于纯淡水或纯海水中同种岩石的溶蚀速率;(3)在不同的CO<,2>分压条件下,滨海岩溶区混合过渡带内碳酸盐岩的混合溶蚀机理不同.
1..5556575859..15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 | 合作
  
北京子木将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2020 www.jumb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