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全部 期刊 图书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多媒体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当前位置:平台首页 /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 

中文
英文
  • 豪景大厦基坑边坡局部滑坡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会议名称: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研讨会 会议地点: 召开年:2001 作者:邓琼,肖剑 出版社:
    豪景大厦位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核心地带,整体建筑由A、B、C三座组成.基地西北两面临路,东南两面临原有高层建筑.基坑开挖过程中,西面边坡发生局部滑坡.通过对滑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避免类似滑坡发生的预防措施.
  •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的P-T条件研究
    会议名称: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广州 召开年:2003 作者:吴庐山,陈宏文,吕万军 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海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学会海洋地质分会
    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压力,其形成要求相对低的温度和高的压力条件,这种温压条件所限定的范围即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域。另外,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性还依赖于气体的成分、孔隙液体的含盐度及其流动性,即气体混合效应、水中添加剂效应和沉积物孔隙效应。
  • 地面核磁共振找水信号的正演计算结果及其应用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武汉 召开年:2000 作者:潘玉玲,尹成勇 出版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正演计算是反演解释的理论基础.我们通过正演计算结果认识地面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缩写为NMR)测深获得的NMR信号特点,并以正演计算结果来分析研究实测的NMR信号,处理实测资料.这样,就可以得出符合实际的地质解释.1.在NMR测深中涉及到三种磁场(1)地磁场,它决定激发电流的频率(拉摩尔频率);(2)激发磁场,它是由具有拉摩尔频率的激发电流建立的一次磁场,激发场强度(又称脉冲矩q,q=I_oτ_p,式中I_o、τ_p分别为激发电流的幅值和持续时间)视测区水文地质条件(如含水层深度)和地球物理环境而定;(3)质子的弛豫场,在激发电流断开后,接收由于二次磁场变化在接收天线中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即
  • 黄骅坳陷北部古近系沉积体系特征
    会议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7 作者:廖远涛,王华,王家豪,刘军,白云风,黄传炎,岳勇,肖力 出版社: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黄骅坳陷为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内中、新生代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以近东西走向的海河 -新港断裂带、扣村-羊三木构造带为界,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区带。其中,黄骅坳陷北部地区北以汉沽断层与燕山褶皱带相邻,西靠沧县隆起,东以涧南潜山构造带与南堡凹陷相隔, 南界为海河-新港构造带,研究区总勘探面积约 1100 km2。由于受地表、勘探技术以及火成岩屏蔽等条件的限制,黄骅坳陷北部地区勘探程度较低,目前仅发现塘沽油田、新村油田以及新河村和新港含油构造,但周缘紧邻富生油凹陷(歧口凹陷、南堡凹陷等)的条件表明该区域仍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了加快研究区的勘探进程,一些基本的地质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如盆地构造属性及与周围凹陷的成生关系、物源体系特征、沉积体系以及砂体的展布特征等。
  • 黄土边坡失稳概率分析探讨
    会议名称: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 召开年:2004 作者:冯德顺,邵中勇 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地质学会地质灾害与岩土工程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黄土边坡的抗剪强度指标C、φ与合水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考虑黄土边坡土体含水量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力学强度的变化,对边坡失稳概率与传统的土体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边坡失稳概率法较为合理、明确。
  • 乘性和加性噪声中二维谐波的参数估计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5)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苏州 召开年:2005 作者:杨世永,李宏伟,何水明 出版社:
    本文从循环平稳的观点出发来研究乘性和加性噪声中二维谐波的参数估计问题,利用循环累积量的性质证明了二维二阶循环累积量单一记录估计的统计性质。在此基础上,对于零均值乘性噪声中的二维谐波信号提出了基于二阶循环累积量的二维谐波分量个数和频率对的估计方法,并分别得到了估计的强收敛速度。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性能。
  • 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方法应用探讨
    会议名称:2005年湖北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武汉 召开年:2005 作者:徐光黎,李永鸿,马霄汉,彭书林 出版社: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多发.库岸再造、滑坡和崩塌问题突出。针对库区地质灾害特点,本文首先对库岸消落带绿化、绿化护岸、轻量土、预应力抗滑柱等几种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方法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研究表明,这些新技术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具有较好的启发性和借鉴作用。
  • 欧北—大湾地区火山岩储层成因机制的研究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召开年:2003 作者:张洪,罗群,于兴河 出版社:
    欧北—大湾地区位于辽河油田东部凹陷的中段,东部凹陷处于特殊的构造位置,是辽河盆地新生代火山活动最强烈的区域。早第三纪各期火山岩都十分发育,成为东部凹陷新生代油气的一种重要储集岩体。下第三系各组段,由南至北各区块火山岩储层中都见到了良好的
  • 大地电磁测深在红安—宜都区域剖面中的应用
    会议名称:勘探地球物理北京(89)国际讨论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 作者:王家映,张胜业,邓忠凡 出版社:中国勘探地球物理联合会、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
    为进一步研究碳酸盐岩广泛覆盖区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寻找新的含油气远景区,在地震勘探比较困难或难以获得良好记录的鄂中地区布置了一条长达340km 的红安—宜都剖面,以配合其它物探资料进行综合解释.沿测线布置了40个大地电磁测深点,平均点距10km.野外采集使用的仪器是16道可做实时处理的大地电磁系统 MT-5,其最高频率为320Hz,最低频率为0.00046Hz,共
  • 浅层高分辨冲击叠加地震采集系统及应用效果
    会议名称:第二届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国际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召开年:2006 作者:高霞,张永旺,魏文博 出版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高分辨地震勘探是工程勘察中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如何激发高频信号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当遇到地表松散的地层,且地下水位较低时,无论是锤击震源还是炸药震源,都显得一筹莫展。石油地震勘探使用的可控震源可以激发高频, 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已在国内外广泛使用。本文依据可控震源的基本原理,使用小功率电锤进行冲击叠加,在表层松软和有环境干扰的地区,获得了主频80~150Hz的有效波信号,探测深度达到300 m,可以满足浅层高分辨地震勘探的需求。通过在燕郊基岩埋深探测试验研究,论述了浅层高分辨冲击叠加地震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资料处理方法,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用于回转冲击钻进的钢球冲击器结构分析及其试验效果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5 作者:鄢泰宁,H.Г.叶戈罗夫,蒋国盛,吴翔,卢春华,王荣景 出版社:中国地质学会
    提出了在大量遇到的软-中硬岩层中采用硬质合金回转冲击钻进的问题,在分析国外若干专利优缺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中俄合作开发的“新型钢球冲击器”的设计思路及结构,介绍了采用普通硬质合金钻头+钢球冲击器进行回转冲击钻进可大幅度提高机械钻速并降低成本的试验效果。
  • 超高压变质岩中辉石类矿物的超微结构特征
    会议名称: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贵州贵阳 召开年:2005 作者:樊孝玉,吴秀玲,孟大维 出版社: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
  • 中国叠合盆地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构造类型
    会议名称: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6 作者:何登发,任纪舜,贾承造 出版社: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大陆地处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三大板块的复杂作用形成了现今沉积盆地和造山带的镶嵌地貌格局。发育在造山带之间或其内部的沉积盆地经历了长期的多阶段演化历史,形成了不同地质结构复合叠合的盆地类型,我们称其为叠合盆地。中国境内的叠合盆地主要有前陆/克拉通、坳陷/断陷、断陷/克拉通内坳陷3种基本类型。受控于多旋回构造作用,可以形成横向上多种原型盆地复合,垂向上不同性质、不同结构类型原型盆地相叠置的多旋回叠合盆地。
  • 低孔渗储层天然气高产区预测技术及效果——以塔巴庙地区为例
    会议名称: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4年学术交流会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召开年:2004 作者:张延庆,吴清龙,王霞,柴巧英,孟丽 出版社: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
    针对塔巴庙地区小壕兔三维区低孔渗砂岩预测的难点,以目的层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分析为基础,结合多种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方法,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砂体展布、储层物性及天然气高产区的预测研究,初步形成了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分析结合地震反演的储层预测、含气砂体识别与解释技术。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大冶铁山岩体西段重磁资料精细处理的地质效果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云南昆明 召开年:2001 作者:刘天佑,林家辉 出版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铁山杂岩体西段成矿条件好,区内铁帽、矿化、蚀变点遍布,已找到一批中小型铁矿床,并且发现铁帽及黄铁矿中普遍含银,是寻找铁、银、硫的重要远景区.20世纪60~90年代间,曾做过大量航磁、航电、重力、激电和自电测量,尤其是90年代,又做了1:5000的高精度地面重磁和激电测量,在该区积累了丰富的地球物理资料.但是,由于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生产任务要求比较简单,末能对这些资料做精细的处理解释.近十年,随着重磁资料处理技术的精细化,以及可视化技术,非线性料学方法(小波、人工神经网络等)应用到重磁资料处理中,重磁资料处理方法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运用这些新方法技术重新处理和认识了大冶铁山岩体西段的地球物理资料,获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 西昆仑地区区域成矿特征
    会议名称:第四届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江苏南京 召开年: 作者:董永观,肖惠良,赵宇,郭坤一,张传林,王爱国 出版社: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成矿作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昆仑地区是中央造山带的西延组分,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前人依据西昆仑山西部部分侵入岩的有限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及区域对比,将西昆仑区的侵入岩划分为5个岩带,与相应的五个区域构造带对应。构造单元之间为深大断裂带,他们活动时间长,
  • 云南剑川粗面斑岩——正长岩杂岩体形成的物化条件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召开年:1991 作者:张丛森,赵崇贺 出版社:
    本文应用多种地质温压计方法来计算剑川杂岩体岩浆作用的物理化学条件,探讨岩石成因.杂岩体初始岩浆温度在1100℃——1200℃,固相线温度为630℃—— 770℃,岩浆源形成的深度约在30km,地温梯度为37.9℃/km,氧逸度(-Logfo_2)为 11.1-9.84,深成相较低.浅成相较高;源区物质应属壳幔混合型;岩浆演化从封闭体系转为开放体系.
  • 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人口转变与中国消费制度变迁
    会议名称: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5 作者:李通屏 出版社:
    从抑制消费到刺激消费是中国历史上消费制度的重大变革。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和人口经济学理论,论证了新中国人口转变通过人口增长的迅速下降、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及其带来的人口红利对消费制度变迁的影响:死亡率下降主导的初期阶段,人口转变固化了抑制消费的制度,而在出生率下降主导的阶段,人口转变与改革开放条件下的高速经济增长相叠加加剧了原有消费制度的不均衡,促成了新制度的诞生。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出消费率在人口转变过程中下降的必然性和中国保持适度人口增长的必要。
  • 大巴山大型钡成矿带的有机成矿作用
    会议名称: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江西南昌 召开年:2006 作者:刘家军,柳振江,杨艳,谢徽,王建平,毛光剑,冯彩霞 出版社:
    在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一带的下寒武统硅岩建造中,既存在一大批重晶石矿床,又发育大量毒重石矿床,构成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大型钡成矿带。通过对矿床中岩矿石的热解、有机碳分析、氯仿沥青“A”抽提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获得以下认识:①原生有机质应主要为海洋浮游生物、藻类和细菌类微生物衍化而成的腐泥型干酪根,母质应主要为蓝绿藻,极个别的混有陆源有机化合物;②有机质演化受热和生物降解双重影响,处于高成熟到过成熟阶段;③矿石中Ba与有机碳含量具有负相关趋势,有机质成熟度越高,越利于Ba的富集;④沉积成矿作用发生在还原-弱氧化交替,封闭与开放变换的水体环境。⑤钡的超常富集,不仅是一个消耗大量有机碳的过程,而且是有机质成熟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 广东三水盆地双峰式火山岩:时空分布、岩石学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意义
    会议名称: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武汉 召开年:2005 作者:肖龙,曾广策,王方正,周海民,董月霞,王旭东,赵太平 出版社: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广东三水盆地从早白垩世末期至古近纪的火山岩喷发期次、火山岩厚度,所属层位及火山岩产物的岩性是变化的,并可划分出三个大的喷发韵律或旋回,分别相当于第Ⅰ-Ⅲ喷发期、第Ⅳ和Ⅴ-Ⅹ-Ⅲ喷发期,每个喷发韵律从较酸性流纹岩浆或粗面岩浆喷发开始,以基性玄武岩的喷发结束。但是流纹岩-粗面岩很少与玄武岩共生。
1..5455565758..15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 | 合作
  
北京子木将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2020 www.jumb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