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利国编著
更新时间:2019.05.21
这本书有两点与一般的文选不同(起码就日语读物来说),一是本书每篇作品之后有一则“编译漫笔”,二是本书编选的原则(或曰角度)与众不同。 本书启示我们怎样读书。为了学习外语读它,一要克服语言障碍,二要克服文化隔膜。更重要的是,不论读中文外文,都不可以只用眼睛读,要用“心”读,和作者形成会心的交流,才能得其三味。
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
作者:孙红英编
本书精选50篇中英对照英语心灵美文,针对20几岁年轻人量身打造,可帮助其在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同时,提升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不断完善自我,走向成熟。
作者:崔唯著
作者:权宗田著
作者:赵文通编著
本书的特点如下:第一,本书和其他同类书籍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对文中的试题分析,不只教给同学们是what,我们强调的是wlly,而同学们能够真正从我们的这本书中受益的却是how,即:在同学们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如何能提高答题的质量,这是本书所真正做到的。我们不仅仅强调应试的能力,在这本中我们更强调答题的技巧。指导同学们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才是本书真正的目的所在。第二,以真题为纲。考试之前,我们必须对历年考研英语的真题再三斟酌,细细思量。这是因为真题中指明了出题的方向,指出了考查的内容和重点,这是一般的模拟试题所不能相比的。了解了历年试题以后,对于出题的思路会更加清晰,准备阶段也会有的放矢。例如,在做完形填空这一部分的时候,历年真题和有些模拟试题的出题思路大相径庭。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完形填空的第一个句子,一般说来是不会出现空格让我们填的,因为这种题型中的第一个句子一般是文章的主旨句,指出了本篇文章要说明的问题。如果让我们填空的话会妨碍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及我们水平的发挥。但有些模拟试题完形填空的第一个句子就出现了空格,这和出题的思路是相悖的。我们仅举这一个例子来说明真题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考试之前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不做无用之功。第三,在解题策略上,本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解答考研英语完形填空以及新题型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研英语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所有的这些技巧和方法都是建立在对历年真题分析的基础之上的,与考研英语的出题方向密切相关。
作者:朱太治
作者:陈永锵著
我在这里所画的一百种花,未必都是人们惯见的,但绝对都是我欣赏过的,好些还对之写生过,不过一向未深究它们的芳名,为了这本书的完整,我翻阅了许多资料,终于全都找到了(其实都只是人们赋予的)它们的“名字”,从中也长了许多知识,我很高兴。本书作者陈永锵,广东南海西樵人,一九四八年生于广州市。一九八一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获文学硕士学位。
作者:深圳市创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编
作者:刘圣妮编著
本书内容包括:考试题型与复习方法、课堂笔记及典型例题精析等两大部分。
作者:任乃鑫主编
本书涵盖了本科目考试的所有知识点,具有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的特点。全书共有1400多道考题,每道考题均采用单选题形式,并附有参考性解答与答案。本书以考试实战演练为主旨,集中对知识题进行有重点的考前训练,帮助考生考前冲剌成功。
作者:曾子恒著
作者:寿韶峰著
本书讲述中国古代的“货币战争”、“财富战争”,告诉你一些鲜为人知的史事,比如姜太公,他是中国最早的货币专家,他带领一方民众发家致富,效果显著;比如孔子,他之所以能够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是因为有一个富豪弟子子贡在提供赞助,否则他根本没有条件四处游说;又比如在汉朝,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为争夺铸币权大打出手等等。通过这些故事,彰显中国人特有的生存法则。
作者:《2011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历年真题新解》编写组编著
本书收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2006-2010年真题、“申论”2001-2010年真题,遴选最具典型性的2008-2009年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公务员“面试”真题,向考生真实展示公务员考试全貌。既有利于全面复习,也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作者:秦桂云
本书主要针对一些常见车型的疑难故障,分门别类的加以阐述。以汽车维修实例为主,基本覆盖了当前市场上常见车型的主要问题。 本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性、实用性强,不仅可作为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工具书,也可供汽车驾驶员和私家车主行车时参考使用。
作者:贺远宁编著
作者: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编著
作者:刘珣主编
《大学汉语·读写》(第三册)(维哈文版)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大学汉语》系列教材之一,适合汉语水平为HSK5~8级的少数民族学生使用。本书共分4个单元12课。包括第一单元(1~3课)记叙文,第二单元(4~6课)说明文,第三单元(7~9课)应用文。第四单元(10~15课)为议论文。这4个单元每课一篇阅读主课文和两篇读写综合训练副课文以及课后练习组成。本书的最大特点是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全书以阅读为主,以阅读来带动写作,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步提高。
作者:阿瑛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