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
首页>找到“钛合金”相关的12条结果
-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 等离子喷涂 种植体 钛合金
-
关键词:类金刚石 血液相容性 纳米硬度 耐磨性
采用真空弧源沉积技术在钛合金及Si(100)表面合成DLC薄膜,通过控制离子能量调整DLC薄膜中的SP3/SP2比值。研究表明,薄膜硬度可达96GPa,随着离子轰击效果的增强,薄膜的硬度先增加,后有明显降低。而随着离子轰击效果的增强,类金刚石薄膜中,SP2键增加,SP3键从75%明显减少到59%,薄膜的血液相容性却逐渐提高,DLC薄膜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摩擦系数低,且与钛合金基体结合牢固。
-
关键词:Ti6Al4V合金 生理盐水 扭动 微动磨损 微动腐蚀
在高精度回转试验台上,通过合理的夹具设计,配置高精度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外加恒温循环水系统与电化学分析测量系统,实现了介质中的恒温扭动磨损腐蚀试验,并对人体植入Ti6Al4V合金在37℃的生理盐水中的扭动微动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角位移幅值增大,Ti6Al4V合金在生理盐水中的扭动微动腐蚀过程出现了部分滑移区、混合区及滑移区等三个微动运行区域,三个区域的摩擦扭矩曲线、扭动三维图、磨斑形貌及损伤机理等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扭动微动试验前后的腐蚀行为强烈依赖于角位移幅值,在较大角位移幅值条件下,试验开始后,钛合金表面钝化膜受到破坏,自然腐蚀电位迅速负移,然后逐渐正移并趋于相对稳定,稳定值仍低于试验前;腐蚀电流则呈现先升高,然后降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稳定值显著高于扭动前;耐蚀性明显低于试验前,磨斑边缘有较明显的腐蚀痕迹;在小位移幅值下,扭动前后自然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均无明显变化。
-
关键词:钛合金 超塑性
-
关键词:TB2钛合金 亚稳β相 分解特性 合金线 相分解 等温转变 时效硬化 时效动力学 时效过程 取向关系
-
关键词:β21S钛合金 热压缩 变形软化机制 不均匀变形
在热模拟试验机上对 β2 1S(Ti 15Mo 2 .7Nb 3Al 0 2Si)钛合金进行了恒应变速率压缩变形试验 ,温度范围为 75 0~ 95 0℃ ,应变速率范围为 ε=10 -3 ~ 10s-1,测试了其真应力 真应变曲线 ,观察了变形后的组织。β区热压缩、变形的主要软化机制是动态回复 ,但 ε≤ 10 -2 s-1时 ,变形的过程中有动态再结晶现象发生 ;两相区热压缩 , ε≤10 -2 s-1时 ,变形的主要软化机制是动态回复 , ε≥ 10 -1s-1时变形的主要软化机制是动态再结晶。部分试样变形后的组织中 ,观察到类似“木纹”状的组织 ,这主要是由于不均匀变形造成的
-
-
-
关键词:TC-11钛合金 微动损伤 表面防护
-
关键词:钛合金 碳纤维 混杂复合材料 表面处理
-
关键词:钛合金 不锈钢 扩散焊 焊接工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