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
首页>找到“催化剂”相关的17条结果
-
-
-
关键词:电解 合成 电极 金属 有机化合物
-
关键词:催化剂 碳纳米管 电化学容量性能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ElectrochemicalSuperCapacitors,ESC)是一种能快速、大电流充放电的能源设备.具有传统电容器所无法比拟的大容量,二次电池也无法比拟的高功率,大电流放电,长的循环使用寿命等特点,现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热点.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CNTs)是1991年所发现的一种新型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纳米中空管结构,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普遍认为CNTs用作ESC电极材料有独特的优越性,即结晶度高、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集中在一定范围内(且孔径大小可控).CNTs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设备低廉,产率高和具有连续化生产的优点,而在众多制备方法中脱颖而出.本文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出不同的La-Ni-O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前驱体,以此法来制备CNTs,得到了两种形貌、产率和电化学性能差异较大的CNTs,从而探讨催化剂前驱体对其得到的CNTs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
-
-
关键词:光催化剂 活性测定 有机物降解 评价方法
-
关键词:废水处理 SPE电解法 催化 染料废水
采用固体高分子膜作隔膜,以Pt网上附着的β-PbO2作催化剂,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催化电解装置(SPE)。用此装置处理难降解的苯并红紫4B模拟染料废水,苯并红紫4B的质量浓度为0.1g/L。结果表明,此法对苯并红紫4B废水的色度和TOC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催化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原子氢对染料分子中发色键的破坏起决定性作用,当电流密度为0.24A/cm2、电压为3.9V时,对染料苯并红紫废水,处理120min后,废水的色度明显下降,由处理前的红色变为几乎无色,TOC的去除率为42%,SO42-的生成率为78%。催化电解是染料废水绿色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
-
关键词:纳米镍/铁 氯代烃 脱氯 机理
纳米镍/铁颗粒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能够快速对四氯乙烯(PCE)和四氯化碳(CT)脱氯,反应过程是以氧化-还原为主.PCE 降解过程中没有氯代中间产物产生,生成的最终产物为占起始总碳质量103%的乙烷(C2H6),PCE 还原性脱氯不是逐级进行的,而可能是与反应材料一接触就在表面通过β消除和氢解作用直接生成C2H6.纳米镍/铁双金属对CT 脱氯过程中检测到大量的三氯甲烷(TCM),生成的最终产物为17%二氯甲烷(DCM)和25%甲烷(CH4),对DCM 没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因此CT 脱氯机理并不是简单的序惯氢解,而是在CT 和金属铁颗粒表面之间存在复杂脱氯途径.在纳米Ni/Fe 双金属体系中,金属Fe 作为电子供体,加氢催化剂Ni 对H2 转移起到重要的作用,由铁腐蚀产生的H2 成为氯代烃的主要还原剂.
-
-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农作物秸秆木质素组分工艺,用于经汽爆预处理的农作物秸秆木质素组分的脱除,包括以下主要的工艺步骤:将汽爆预处理的农作物秸秆除去水溶性及醇溶性降解物后的固体渣料置于由水与极性非质子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水与极性非质子溶剂的体积比为10∶1~1∶10;在混合溶剂总体积0.1~5%的有机碱催化作用下搅拌加热至80~150℃,并保持2~6小时,木质素组分溶解,经过真空过滤进行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固体物秸秆纤维素。本发明采用了温和的脱木质素方法,不会损害纤维素的结构及性能,且混合溶剂和催化剂可通过减压蒸馏回收,并可再次循环利用于相同目的,分离出的木质素可收集另用。
-
-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