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云
首页>找到“王开云”相关的11条结果
-
-
-
-
关键词:重载铁路 焊缝不平顺 轮轨作用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为研究重载货车通过钢轨焊接接头的轮轨作用特性,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30t轴重货车-轨道垂向耦合模型.对钢轨焊缝不平顺采用叠加谐波激扰模拟,仿真分析了30t轴重货车以120 km/h速度通过钢轨焊缝不平顺区时的轮轨动力学性能指标,以及短波不平顺的波长和波深对轮轨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既有的钢轨焊缝作业标准条件下,30t轴重货车以120 km/h速度通过时,轮轨作用变化较小.当焊缝不平顺长波波长λ1为1 m,长波波深δ1为0.3 mm,短波波长λ2为0.1m,短波渡深δ2超过0.4 mm时,其轮轨力超过许用值250 kN;当短波波深超过0.7 mm时,30t轴重货车发生轮轨脱离现象.当焊缝不平顺短波波长变为0.2m,短波波深超过0.6 mm时,轮轨力大于250 kN;当短波波深超过1.6mm时,30t轴重货车发生轮轨脱离现象.
-
-
-
-
-
-
-
一种描述出铁路轮轨空间动态接触状态的方法,其步骤为:a.根据车轮与 钢轨型面离散数据点,生成轮、轨轮廓面;b.按设定的运行速度,通过车轨- 轨道耦合系统动力学计算方法,得出每个时刻的轮对及钢轨的振动位移量,找 出对应时刻的车轮空间迹线;c.计算车轮空间迹线各点与钢轨的垂向距离,找 出左、右侧轮轨接触点;d.对每个时刻的左、右侧轮轨接触点进行标记,用直 线将左右侧车轮和钢轨上的点连接,即描述出铁路轮轨空间动态接触状态。该 方法直观、简单、更加真实的显示复杂的轮轨空间各种动态接触状态,实现铁 路轮、轨动态接触几何关系的研究与分析,为车轮踏面和钢轨型面的优化设计 和制造提供依据,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