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全部 期刊 图书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多媒体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 全部 书名 作者
当前位置:平台首页 / 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 

中文
英文
  • 内蒙古矿业产业就业人数偏离份额分析
    会议名称: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与政策国际会议暨国际区域科学学会第三次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12 作者:王朗,沙景华 出版社:
    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1999年至2009年内蒙古矿业产业就业人数变化情况。将内蒙古矿业产业就业人数净增长分解为产业结构偏离、竞争偏离、交互影响偏离。结论显示,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非金属矿采选业具备"有利于增长的产业结构";内蒙古矿业中的所有产业都表现出竞争优势。
  • 格咱岛弧印支期岩浆演化及普朗斑岩型铜矿成矿作用
    会议名称:中国地质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会议地点:北京 召开年:2011 作者:刘学龙,李文昌,尹光侯,张娜 出版社:
    格咱岛弧位于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义敦岛弧南端,是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向德格—中甸陆块俯 冲的产物,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成矿带。该区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贯穿于岛弧造山作用的始终, 丰富的成矿作用发育于岛弧造山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产出了普朗、雪鸡坪等大中型铜多金属矿床。其中普朗 斑岩型铜矿是印支期斑岩铜矿的典型代表,其含矿斑岩体SiO2含量在57.11%~65.01%,属于中酸性岩。Al2O3含量为 14.21%~15.27%,(K2O+Na2O)为3.15%~9.36%,K2O/Na2O为0.04%~3.8%,里特曼指数(σ)为0.4~4.14,固结指数(SI) 为11.4~56.97,分异指数(DI)为32~80.09,属钙碱性系列,岩浆分异一般较好。A/CNK为0.56~1.23,平均为0.8,岩石 属准铝质一弱过铝质。Ar-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年龄大致在212.4Ma,普朗石英二长斑 岩的形成时代为211.6±2.4Ma,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204.1±9.2Ma左右,其成岩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印支期。
  • 锌同位素在地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会议地点:昆明 召开年:2011 作者:王美娟,朝银银,张岱,李杰美 出版社:
    近年随着各种新型同位索分析仪器的开发利用和分析测试技术方法上的迅猛发展,一些非传统的同位素得以测试成功,使其在基础地质的应用也日趋成熟。
  • 相山矿田邹家山矿床构造与矿化垂直分带特征
    会议名称:第五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 会议地点:昆明 召开年:2011 作者:郑光高,吕古贤,胡宝群,曹小兵 出版社:
    江西相山铀矿田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岩型铀矿田。为我国核工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整个相山矿田中的铀资源量超过一半的出自邹家山矿床,因而对邹家山矿床的深部赋矿变化特征研究对整个相山矿田影响重大,对相山地区进一步深部外围找矿有重大的指示意义。
  • 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标准网数据的介质维性及电性主轴分析方法研究
    会议名称:中国地质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会议地点:北京 召开年:2011 作者:尹曜田,叶高峰,魏文博,金胜,张乐天,董浩,张帆,谢成良,王辉 出版社:
    相对于传统的MT 剖面数据采集方式,阵列式MT 标准网数据采集由于布设了面积性规则网 格,测点密集,观测数据量巨大,因而给数据处理和反演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一问题, 需要对研究区地下介质的维性及电性主轴方向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和判定。
  • 质量图在相位解缠中的比较分析
    会议名称:2011大地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大地测量研究生学术论坛 会议地点:淄博 召开年:2011 作者:张健,彭军还,杨红磊 出版社:
    质量图引导的相位解缠算法从最高质量的相位数据出发逐渐扩展到低质量的区域,并从多个区域同时扩展解缠直 到相互连接吻合。当然质量图的品质会决定最终的解缠结果,因此选择高精度的质量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7 种质量 图通过对模拟以及真实相位数据进行质量图引导的相位解缠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梯度幅值是一种高精度的质量图。
  • 北京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成分及来源解析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会议地点:广州 召开年:2010 作者:于扬,岑况,NORRA Stefan,SCHLEICHER Nina,陈媛 出版社:
    2007年3月-2008年5月,在北京成府路东口设立采样点,共采集监测周期为一周的PM2.5样品56个,用HR-ICP-MS方法测量了15种元素的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主因子分析法对PM2.5中这些元素的米源进行探讨。同时,在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开展了24小时时间间隔的密集采样,特别分析了机动车限行期间细颗粒污染物的浓度特征。 结果表明:2007年春季至2008年春季期间北京市大气PM2.5平均浓度为72.9 μgm-3,超过美国环保局(UsEPA)制定的PM2.5年平均浓度限制15 μgm-3,的近5倍。奥运期间北京大气PM2.5的平均浓度为40.7μg m-3。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北京PM2.5的3种可能来源:①交通排放、工业排放及燃煤,特征元素为Cu,Zn,As,Sn,Sb,Cd,Pb;②土壤尘,建筑尘和沙尘细颗粒;③与成母岩风化有关的土壤颗粒的再悬浮或迁移,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1.2%,31.4%和12.2%。
  • 巴颜喀拉山群上部遗迹化石与岩性、水流的关系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 会议地点:成都 召开年:2005 作者:蔡雄飞,刘德民,袁晏明,王国灿 出版社:
    本文研究了巴颜喀拉山群上部遗迹化石与岩性、水流的关系,根据构造与沉积的特征,可以划分5个组:1组为含砾杂砂岩与变粉砂岩互层夹薄层灰岩,发育鲍玛AB序列,为浊积扇的中扇沉积;2组为灰绿色砂板互层,发育鲍玛序列DE序列,为浊积外扇鲍玛序列的BCD;3组为变细砂岩、粉砂岩夹板岩,具鲍玛BC序列,为中、外扇沉积;4组为板岩夹砂岩,为鲍玛CD序列,为外扇沉积;5组为灰色砂岩、板岩互层夹变细、粉砂岩,发育鲍玛序列BC、CD序列,水流流动构造极为发育,为中一外扇沉积,也是大量不同类型的遗迹化石富集的场所.
  •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液管动态特性仿真实现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全国机械设计年会 会议地点:杭州 召开年:2005 作者:文国军,徐林红,杨杰 出版社: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 中国花岗岩与大陆地壳生长
    会议名称:全国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 会议地点:南京 召开年:2004 作者:肖庆辉,邱瑞照,邓晋福,莫宣学,李廷栋,洪大卫,王涛,吴福元,卢欣祥,谢才富 出版社:南京大学
    花岗质岩石是构成大陆地壳的主体,这些的低密度岩石基本上是由火成作用产生的,因此岩浆的形成过程和定位是大陆生长的基本过程,其中垂向生长和水平生长是大陆地壳生长是两种基本方式.花岗质岩浆活动是大陆地表分布最广的岩石,花岗质岩浆的形成与壳幔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因此,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生长的重要标志,也是探讨大陆地壳生长的最佳窗口和研究对象(肖庆辉等,2003).本文在对中国大陆内秦岭、东昆仑、兴蒙造山造、中国东部的东北、华北和华南等地花岗岩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初步总结出中国大陆的五种大陆地壳生长样式.
  • 辽河油田难采储量采油工艺技术现状
    会议名称:第一届全国特种油气藏技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北京 召开年:2004 作者:曲绍刚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超稠油、埋藏深、低渗透、低速复杂断块、特殊岩性、浅层凝结高凝油、海上(滩海)以及开发中后期高含水油藏中剩余储量等难采储量经济合理高效开采是减缓辽河油田产量递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此类难采储量开采工艺技术,结合辽河油田各类难采储量油藏特点,综述了辽河油田难采储量开采工艺技术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并提出下一步解决问题的思路.
  • 由CO_2浓度差异导致的溶液pH变化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召开年:2009 作者:王欣,郝春博,冯传平 出版社:
    本研究通过向培养液通入CO_2而改变培养液的pH值,并使其培养期间内呈酸性条件的方法来考察获得的酸性条件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pH值为6.0、通气频率为每日2次的酸化槽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抑制程度较弱,在培养期间酸化槽中叶绿素a浓度较空白槽最大仅减少了32.6%.设定pH为5.5、6.0、及6.5且通气频率为每日4次的试验结果表明,pH为5.5、6.0的酸化槽中铜绿微囊藻发生死亡,而对于设定pH为6.5的酸化槽中,铜绿微囊藻受到了很好的抑制,但停止通气后,亦可存活。
  • 山东早白垩世青山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组成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及对下地壳折沉作用的指示
    会议名称: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会议地点:南京 召开年:2006 作者:凌文黎,高山 出版社:
    中国东部中生代-新生代发生了大规模岩石圈减薄、强烈岩浆活动和区域构造转折等重大地质事件.了解这一发生于古老克拉通内部的岩石圈强烈地质过程,对于认识大陆岩石圈的动力学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成为当前我国乃至国际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前沿领域. 山东省是我国东部中-新生代重要的岩浆岩发育地区,其中早白垩世青山群火山岩地层是区域内中生代火山岩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位于沂沐...
  • 柴达木盆地及邻区中新生代板内缩短速度的估算及意义
    会议名称:大地构造及陆内变形暨第六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 会议地点:北京 召开年:1999 作者:张明利,万天丰,金之钧,汤良杰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 胶东大型金矿山深部外围地质找矿理论、方法和预测
    会议名称:“十五”重要地质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 会议地点:北京 召开年:2006 作者:吕古贤,邓军,倪师军,李晓波,郭涛,殷秀兰 出版社:
    本文对胶东大型金矿山深部外围地质找矿理论、方法和预测进行了研究。文章密切结合地质找矿实践,提出了胶东几个大型金矿山存在深部金矿第二富集带的新认识及深部预侧意见,有力地促进了深部矿体的勘探与发现。
  • 大别山晚中生代岩浆大爆发:岩浆底侵和内侵的作用
    会议名称: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会议地点:杭州 召开年:2005 作者:马昌前,李建威,续海金 出版社:
    我们积累的大量资料证明,大别山核部的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是在早白垩世时期很短的时间尺度内骤然出现的,可称为早白垩世岩浆大爆发(magmatic flare-up).以天堂寨岩基为例:岩体主要岩石类型包括辉长岩(石鼓尖岩体:SHRIM
  • 铜山断裂“控矿”的意义和作用——超大型斑岩铜矿存在的证据
    会议名称:构造地质学新理论与新方法学术研讨会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6 作者:王喜臣,夏斌,邓军,刘金英,王琳,徐秀梅 出版社: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现代构造分析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活动的地球观,将构造研究与成矿构造相结合,对控制矿田、矿床的构造因素与其它控矿因素进行综合研究,把时间、空间与运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如果说成矿构造在矿床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那么成矿期后的构造运动就是对矿床矿体的赋存与改造的控制。世界上很多矿床实例表明,弄清成矿构造控制规律是行之有效的矿床预测工作基础,应该说“控矿”构造研究对老矿区找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世界著名的卡拉马祖斑岩铜钼矿床的发现就是在综合分析矿床热液蚀变规律,深入细致研究“控矿”构造后,成功地找到了经受断裂错动移位到地下深部的矿体,在地学史上树立了“控矿”构造找矿的成功典范。
  • 藏北中侏罗世早期腕足动物群及其古地理意义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召开年:1994 作者:杨遵仪,史晓颖 出版社:
    双湖地区位于西藏北部,青藏高原的腹地,以往人迹罕至。因此,迄今除路线地质穿越获得过少量地质资料外,整个地区的侏罗纪地层和生物群知之甚少。而中侏罗世早期的腕足动物在青藏高原除南部珠峰、扎达及藏东洛隆有零星报道外,其它地区还尚未发现。
  • 高阶统计量在大地电磁资料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会议地点:中国云南昆明 召开年:2001 作者:王家映 出版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随机信号处理是推动众多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随机离散信号功率谱的估计,是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内容、数字信号处理的重要工具.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为通信、雷达、声纳、图像处理、地质、地球物理、管理工程、生物工程、经济等学科和应用技术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凡是有功率谱出现的地方,如最大邻域法、极大熵法、最优化法、自回归法(AR)、动平均法(MA)、自回归动平均法(ARMA)、奇异值分解法(SVD),等一系列‘富氏型物理量’出现的地方,都少不了它的应用.
  • 耐火材料矿石焙烧磁选机制的扫描电镜研究
    会议名称:第六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1990 作者:毕先梅 出版社: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
    硅线石是一种耐火材料,它常和铁铝榴石共生。人们惯用焙烧磁选法将铁铝榴石分离出来,但其选矿机制并未解决。对此问题,我们采用发蔡素晖提供的经过熔烧、淬火处理后的铁铝榴石样品进行扫描电镜形貌和成分分析,结合烧结工艺资料,应用物理化学理论对熔烧磁选法的选矿机制提出了解释。照片1所示,铁铝榴石熔烧淬火后的微形貌,已被熔融,呈大小不等的球粒;照片2可见到烧结后的铁铝榴石外圍有一层约14um厚的皮壳,能谱点分析结果主要为磁铁矿(照片3);将颗粒内部放大,见到羽毛状,板条状骸晶分布于基体中(照片4),为熔融一淬火结构,成分分析结果为铁尖晶石,基体成分可能为玻璃质或半玻璃质。
1..4546474849..15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帮助 | 合作
  
北京子木将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2019-2020 www.jumb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