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粘膜下层与骨髓基质干细胞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更新时间:2019-05-21
访问次数:
作者联系方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
会议名称:第四届中国国际暨第七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
会议地点:中国成都
出版社: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
摘要:目的通过对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与小肠粘膜下层(SIS)的体外复合培养,探讨SIS 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为应用组织工程方法修复骨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山羊BMSCs 在体外培养至第三代生长旺盛时接种到预湿的SIS 上(接种密度为2×10~6/ml),相同条件下进行复合培养(均为成骨诱导培养液),实验分细胞+材料(BMSCs+SIS)组及单纯细胞(BMSCs)组,培养3-7天后通过相差显微镜、光镜、电镜及组织学切片等方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情况,行四唑盐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磷酸苯二钠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通过对照实验研究,对BMSCs 与SIS 复合培养后的细胞活性及成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BMSCs 与SIS 复合培养后5-7天,相差显微镜下可见SIS 材料边缘有多量梭形细胞呈辐射状聚集生长,细胞形态良好,可见核分裂相;电镜下可见细胞数量较多,细胞伸展成梭形或多角形,见伪足及微绒毛,细胞表面有颗粒状钙盐沉积;组织块HE 染色可见材料表面有细胞贴附,形态良好。MTT 法测定结果表明,BMSCs 复合至SIS 后生长活性与单纯细胞组无差别;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也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