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期刊 图书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多媒体
当前位置:平台首页 / 会议论文 / 中文

景观类型的热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以深圳市为例

更新时间:2019-05-21 访问次数:
作者:谢苗苗王仰麟
作者联系方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会议名称: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
会议地点:中国北京
召开年:2009
摘要:热环境效应表征人为活动与自然系统之间的能量交换状况,是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演变影响区域气候的重要例证。景观所体现的地表覆盖特性、承载的人类活动强度与空间配置特征影响地表能量的吸收释放、转换与传输,本文目的在于明确景观类型所体现的热环境效应特征,并通过影响因子分析解释其形成原因。选取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作为研究区,在景观分类、地表温度反演和地表参数获取的基础上,利用热环境效应贡献指数、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描述景观类型的热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价地表覆盖特征、人为活动强度和景观格局三方面影响因素对景观类型热环境效应的作用程度。研究表明,建设用地、未建用地和草地是具有较高地表温度的景观类型,地表温度较低的为水体、林地和湿地景观,这三种景观对邻接地区地表温度的影响作用最强。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分含量影响地表显热与潜热交换,在农田、原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中对地表温度作用显著;植被覆盖度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作用在农田、园地和草地等景观类型中较为强烈;不透水表面比例体现地表辐射特性的差异,建设用地和未建用地的地表温度对这一指标较为敏感;人为活动强度影响人为能量的输入,对水体和湿地的温度影响作用较为强烈;景观格局特征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