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
首页>找到“火成岩”相关的5条结果
-
-
关键词:岛弧岩浆岩 斑岩型铜矿 成矿作用 印支期 格咱岛弧
格咱岛弧位于西南三江构造火成岩带义敦岛弧南端,是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壳向德格—中甸陆块俯 冲的产物,是我国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成矿带。该区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贯穿于岛弧造山作用的始终, 丰富的成矿作用发育于岛弧造山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产出了普朗、雪鸡坪等大中型铜多金属矿床。其中普朗 斑岩型铜矿是印支期斑岩铜矿的典型代表,其含矿斑岩体SiO2含量在57.11%~65.01%,属于中酸性岩。Al2O3含量为 14.21%~15.27%,(K2O+Na2O)为3.15%~9.36%,K2O/Na2O为0.04%~3.8%,里特曼指数(σ)为0.4~4.14,固结指数(SI) 为11.4~56.97,分异指数(DI)为32~80.09,属钙碱性系列,岩浆分异一般较好。A/CNK为0.56~1.23,平均为0.8,岩石 属准铝质一弱过铝质。Ar-Ar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年龄大致在212.4Ma,普朗石英二长斑 岩的形成时代为211.6±2.4Ma,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204.1±9.2Ma左右,其成岩成矿时代主要集中于印支期。
-
关键词:造山带 构造形迹 火成岩 地球化学 火山岩系
-
关键词:沉积体系 构造单元 黄骅坳陷 渤海湾盆地
黄骅坳陷为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内中、新生代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以近东西走向的海河 -新港断裂带、扣村-羊三木构造带为界,划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区带。其中,黄骅坳陷北部地区北以汉沽断层与燕山褶皱带相邻,西靠沧县隆起,东以涧南潜山构造带与南堡凹陷相隔, 南界为海河-新港构造带,研究区总勘探面积约 1100 km2。由于受地表、勘探技术以及火成岩屏蔽等条件的限制,黄骅坳陷北部地区勘探程度较低,目前仅发现塘沽油田、新村油田以及新河村和新港含油构造,但周缘紧邻富生油凹陷(歧口凹陷、南堡凹陷等)的条件表明该区域仍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为了加快研究区的勘探进程,一些基本的地质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如盆地构造属性及与周围凹陷的成生关系、物源体系特征、沉积体系以及砂体的展布特征等。
-
关键词:岩性地质体 综合物探技术 岩石物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