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全部
期刊
图书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专利
多媒体
全部
书名
作者
全部
书名
作者
全部
书名
作者
全部
书名
作者
全部
书名
作者
全部
书名
作者
全部
书名
作者
杨光
首页>找到“
杨光
”相关的
7
条结果
栏目导航
全部(7)
一种携带药物的多层组织工程微纳结构支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药物的多层组织工程微纳结构支架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纤维丝,将其收集在培养皿中,即成一层纤维膜。用微流控技术制备出直径控制在100-300微米微球。得到的微球混合在油相中并直接接收在纤维膜上,微球沉降到纤维膜上,控制使微球铺满一层后将油相吸走。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直接向该层微球上喷洒一层纤维膜,得到一层微球,两层纤维膜的微纳结构。依此顺序重复n次,最终制备出n层微球,n+1层纤维膜的含有微米级微球和纳米级纤维膜的三维支架结构。本发明支架能够很好的模拟细胞外基质环境,再加上微球和纤维膜中可以分别加入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两种药物同时释放,可更好地促进组织的修复。
一种装载两种药物的静电纺丝复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载两种药物的静电纺丝复合物,由以下方法制得:将50-99份重的生物相容性好的水溶性高分子和0.1-20份重的亲水性药物溶于蒸馏水得到混合液;另将1-50份重的载有疏水性药物的可降解聚合物胶束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分散液;然后将混合液和分散液混合,得到纺丝液,最后将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再真空干燥,即得。该种静电纺丝复合物既在静电纺丝中装载有亲水性药物,又在静电纺丝中的聚合物胶束中装载有疏水性药物,能使亲水性药物和疏水性药物在不同的时间进行释放,具有更好的治疗或修复效果。
基于六面体单元的流线可视化点定位研究
关键词:可视化 流线 矢量场 点定位 计算流体力学
流线是CFD矢量场可视化的重要技术。针对不规则结构化网格的三维定常矢量场数据,对流线可视化技术进行研究。重点针对基于六面体单元网格的数值积分方法生成流线技术中的一个难点——点定位问题,分析了影响算法精度的两个重要原因——对单元Jacobian矩阵的近似,以及网格单元几何结构与拓扑结构的不一致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六面体单元的改进方法。
三维五向管状织物纱束轨迹及纤维体积分数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三维编织 四步法 单胞 纤维体积分数 可视化
针对四步法编织的三维五向管状织物,基于圆形编织的纱束运动过程及机理分析,研究了织物内部与表面纱束的几何拓扑关系,继而提出三维五向管状织物的单胞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用阿基米德螺旋线段和圆弧段近似预成型内部与表面的纱束轨迹投影,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描述。根据单胞几何特征,提出了织物横截面上不同位置处的纤维体积分数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纱束数据结构及运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对纱束空间轨迹及横截面纤维体积分数进行了模拟显示。这对表征三维五向管状织物的结构性质、实现编织参数优化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王鸿祯先生主要学术成就及治学道路的再认识
关键词:王鸿祯 学术成就 治学道路
王鸿祯(1916—2010),山东苍山县人。地质古生物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昆明两南联大)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会副主席。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主要研究成果是:在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方面,建立了四射珊瑚的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提出了以年代地层和岩石地层为主的地层分类观点,出版了《中国古地理图集》,提出了层序地层的分类级别体系及其与天文周期之间的可能联系;在大地构造和全球构造方面,提出了构造名词体系和中国及全球的构造单元和构造阶段的划分,进行了全球古大陆再造研究,提出了以泛大陆为准的人陆聚散周期和地球史上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地球节律具有普遍性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全球构造活动论和历史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在地质学史方面,倡导“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提出以学科史和学科思想史为主要研究内容。发表论文240余篇,出版专著、文集、图集和教材等20余种。曾获第一二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集体,1982),第三届、第五届二等奖(1987,1991),首届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1988),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4)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1996)。
现代工程设计图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工程制图 三维建模 整体优化 创新意识
以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主线,论述了深化现代工程设计图学教学改革的任务方向及课程的主要特点与教学效果.
从精益生产走向大规模定制生产
关键词:精益生产 成组技术 敏捷制造 大规模定制生产
1/1